“我收割青貯玉米,賣了1500多噸飼草,每噸380元,收入近60萬元,種草成了我的主要收入。”11月27日,農民李紅明高興地對記者說。記者看到,在朔州市朔城區滋潤鄉喬莊村山西滋潤香乳業有限公司下屬的喬光牧場內,玉米飼草堆積如山,收購飼草的負責人閆璐璐告訴記者,這些玉米飼草是奶牛最好的飼料。
朔州市朔城區福善莊鄉西郡村農民李紅明告訴記者,他成立了宏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加上承包西郡村村民的耕地,共種植了1500畝地,今年種了500畝青貯玉米,500畝苜蓿草,500畝燕麥、高粱等小雜糧。“我與牧場長期合作,每年種的飼草都賣到了這兒,前幾年種植青貯玉米1000多畝,今年由于春季天旱才種了500畝,光種草就能收入近60萬元。”李紅明說。
像李紅明這樣靠種植玉米飼草致富奔小康的人,在山西滋潤香乳業有限公司牧場周邊10個村莊有100多戶,農民們依靠乳業公司帶動,種草鼓起了錢袋子。“我今年種植了250畝,已經全部收割了,賣青貯玉米飼草462.6噸,收入175801元。”滋潤鄉南西河村農民趙理平高興地告訴記者。
“我們公司每年春季就與農戶簽訂了糧改飼牧草種植合同,及時將玉米籽種發放給農民,每年附近10余個村的農戶種植2200余畝,可產飼草7500噸,每噸380元,農民們靠種植玉米飼草就有了穩定的收入。”閆璐璐說。
記者看到,4個大養殖棚內,900多頭荷斯坦黑白花奶牛正在采食道吃草。閆璐璐告訴記者,牧場日產鮮奶8噸多,有7噸鮮奶拉到了內蒙古伊利集團,有1噸鮮奶送到了自家公司生產巴士鮮奶。
“我們實施龍頭帶動,公司又采取了‘自家牧場+自家工廠+自家奶吧’的運營模式,集乳品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正在積極拓展‘滋潤香’牌巴士鮮奶市場,更多的農民將依靠企業的帶動,昂首闊步邁向小康。”公司工作人員喬玉華對記者說。